01
一句話
橙紅火缺氧,呼吸應保護
02
一句話作戰智慧原文
天然氣正常燃燒時的火焰顏色為藍色,若為橙紅色火焰(長時間未見藍色火焰),說明天然氣未充分燃燒,可產生一氧化碳。高層住宅天然氣泄漏火災處置中,即使火勢不大,也要做好呼吸保護。
03
專業解讀
火焰評估是火場評估的重要內容,它能夠給消防員提供燃燒類型、火源部位、危險示警等有價值的線索,應結合建筑、環境、熱量、氣流和煙氣等因素,確定并執行科學合理的滅火救援戰術。
04
火焰顏色與火焰溫度
火焰顏色受可用空氣量、可燃物類型和熱解產物等因素影響,其顏色主要取決于其溫度高低。低于1000℃時,由于煙灰顆粒發射光,火焰通常為紅色。約1200~1400℃時,由于化學成分發生變化,火焰顏色通常呈現橙色。超過1400℃時,火焰顏色通常為白色(表1.21)。在撲救建筑火災時,火場溫度與被困人員和消防員生存極限溫度有關,可據此確定內攻還是在建筑外圍防御的總體策略。例如,某采用石條、砌磚和木條等材料建造的住宅建筑火場,建筑結構已出現局部倒塌,火勢已突破屋頂,吊頂構件不斷掉落,火場已全面過火,被困人員的生存幾率幾乎為零,加上兩支水槍持續向屋頂射水,建筑大概率會發生二次倒塌。面對這樣的火場,在不可能挽救生命的情況下,即使有人員被困,也應科學地采取防御策略。
表1.21 熾熱物體產生可見光的溫度[1.21-1]

05
火焰暗色與助燃物
火焰顏色與助燃物的多少密切相關,空氣供應不足的燃燒缺氧,其火焰顏色與空氣供應充足的火焰顏色不同。
①缺氧。當空氣供應減少時,火焰更多呈現深紅色或橙色(圖1.21-1),混合氣處于較高濃度但仍處于可燃范圍。這種火焰會尋找額外的氧氣來助燃,表現為湍流涌動。在通風控制型火場經常可以看到短暫出現的藍色火焰,是不完全燃燒產物和高比例熱解產物燃燒產生的火焰顏色[1.21-2],建筑火災中出現的藍色火焰,通常認為是一氧化碳燃燒產生的火焰顏色。面對這種缺氧的火災,在選擇滅火戰術時,應考慮防止空氣供應的因素,如采取“反通風”措施。
圖1.21-1 橙色火焰表明沒有足夠的氧氣支持燃燒
②富氧。如果可為燃燒提供大量的空氣,火焰顏色通常為黃色或白色。尤其是根部為黃色的火焰,表明空氣流通狀況良好。充足的空氣供應,可為轟燃的發生提供有利的助燃物條件。轟燃是由熱量驅動的,當火災因為缺氧進入“假性衰減期”時,突然打開門窗可使大量空氣進入相對密閉的著火房間,助燃物條件滿足后,熱釋放速率增大,熱量增大,通風誘導型轟燃發生。
建筑火災現場常用的火焰評估內容[1.21-3]
l火焰顏色可表明火災類型(燃料控制型火災或通風控制型火災)
l火焰顏色越白,可能表示氧氣供應越充足、溫度越高
l離排煙口一定距離處發生煙氣燃燒,表明煙氣處于超過其自燃點的環境中,因其濃度過高無法點燃
l煙層中出現火焰(如滾燃)表明即將發生轟燃
06
天然氣泄漏爆炸造成消防員傷亡的案例
2018 年7月10日,美國威斯康星州戴恩縣麥迪遜都會區“太陽草原(Sun Prairie)”,某公司在未獲許可的情況下開展地下鉆探,查找地下設施時,刺穿了一條直徑12.7厘米的天然氣主管道,導致天然氣泄漏。消防隊到場后,消防員剛從消防車上下來,可燃氣體檢測儀就測得燃氣濃度為爆炸下限的6%至7%。3號泵車的駕駛員將消防車向東開離了十字路口。其余隊員分成兩組,立即開始疏散商鋪和公寓里的群眾。在疏散周邊居民的同時,消防員持續檢測周圍建筑內的燃氣濃度,發現街道下水道內有高濃度的燃氣泄漏,下水道井蓋處傳來泄漏的嘶嘶聲。隊長帶領兩名消防員前往一棟二層磚混結構的地下室斷電,可燃氣體檢測儀顯示濃度已達100%,隊長決定撤離地下室,到建筑后側尋找燃氣總閥。正當他們走到D側的大門時,不明火源引燃了積聚的天然氣,建筑內突然發生爆炸(圖1.21-2)。爆炸共造成一名消防員殉職、一名重傷。調查報告指出[1.21-4],消防部門可考慮使用基于激光的天然氣探測器,探測范圍可達100 英尺(30.48米,目前市面上的新產品檢測距離可≥200米),靈敏度在百萬分之一的范圍內,在加快現場評估速度的同時,提高救援人員的安全性。
圖1.21-2 溫度最高的白色火焰處供氧充足
火場評估內容主要包括建筑、環境、煙霧、氣流、熱量和火焰等要素,“識火”是做好偵察評估的重要內容。消防員應充分利用小火場開展讀煙識火技術的訓練。發現偏紅色的火焰時,說明燃燒不充分,現場存在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應嚴格做好呼吸保護。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當消防員進入室內時,煙層中出現火焰或氣相燃燒,都是極其危險的警告信號,應立即采取煙氣冷卻或撤離等戰術行動。
(滅火救援一句話作戰智慧專業解讀-火場偵察篇第1.21條,校對:Andy,許指導)
07
參考文獻
[1.21-1]約翰D.德漢.陳愛平,徐曉楠主譯.柯克火災調查(原著第五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21.[1.21-2] Grimwood P.FLASHOVER NOZZLE TECHNIQUES[EB/OL].(2002-11-01).https://www.pawlingfire.org/content/training/file/FLASHOVER%20NOZZLE%20TECHNIQUES.pdf.[1.21-3] Walker B.Raffel S.ReadingFire[M].澳大利亞救援有限公司.2017.
轉載自:https://mp.weixin.qq.com/s/2RXaO56su_gDGJ8thRno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