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晚,新余市高新區一家工廠廠房發生火災,現場火光沖天,一名工人被困火場,情況萬分危急。新余市消防救援支隊接到報警后,先后調派了4個消防救援站,14輛消防車、98名消防救援人員趕赴現場撲救。
新元大道特勤消防救援站3車21人作為首批救援力量趕到現場,此時火勢已經蔓延至頂樓,加之燃燒物質多為PVC材料,導致火勢異常猛烈。更令人擔憂的是,廠房一樓儲存了30余噸氫氟酸及10余噸硫酸,二樓儲存了250升氟化氫銨蝕刻液等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
“我剛剛接到一名工人電話,說他被困在三樓左側的廁所里,你們趕緊救救他。”現場,一個工廠員工找到了新元大道特勤消防救援站副站長劉佳明,表示一名在庫房值班的倉管員被困火場,由于通往地面的通道已被大火和濃煙封堵,倉管員無法從安全出口逃生,只好退回3樓左側倉庫廁所,用拖把布堵住門縫,等待救援。
針對現場情況,新余市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龔俊輝迅速作出部署,設立多個水槍陣地、內攻組及高噴消防車由外而內堵截迅猛發展的火勢。
作戰經驗豐富、曾參加過1200余次滅火救援戰斗的劉佳明立刻組織4名消防員成立內攻偵查小組,穿戴好個人防護裝備在水槍的掩護下率先進入內部進行首次偵查,在西側入口進入內部后,發現左側區域完全封堵,此時劉佳明帶領隊友撤出;第二次整備完全后,又一次進入內部偵查,此時他們一行進入右側樓梯間,在能見度只有20厘米的樓道往上摸索前行,一邊鋪設救生照明線、水帶,到達三樓左側入口,偵查發現通道門被鎖住了。此時,劉佳明空氣呼吸器發出“滴滴滴”的報警聲,出于安全考慮,劉佳明和隊友們不得不返回更換空氣呼吸器。
建筑結構復雜、現場濃煙密布,隨處都是障礙物,讓營救十分困難。第三次進入火場,劉佳明和隊友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基礎上,攜帶破拆工具摸索前行至三樓通道入口處。
由于三樓左側通道被大門封堵,消防救援人員只好向右側摸索前行,終于找到了一個利于破拆的入口,開始嘗試破拆,破拆后發現通道進深很長、通道狹窄,現場空氣呼吸器余量已不足以完成來回,隨即撤出。
就在救援人員準備第四次內攻搜救時,現場一名工友向指揮部反映,知道被困工人所在廁所的具體位置。經現場指揮部研究,在為該員工做好全套安全防護的基礎上,隨同救援人員一起進入火場,開展第四次搜救。一行人沿著樓梯過道,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空間,以“開火車”的形式低姿探步前進。10余分鐘后,終于在一扇門前聽到了手機鈴聲響和敲門聲。
“被困工人應該就在這個位置!”劉佳明和隊友以最快的速度將門打開。
隨著木門被打開,劉佳明看到一名男子蜷縮在衛生間的角落里,手里握著手機正打著電話,看到消防員的到來,對著手機激動地大喊:“消防員來了!我有救了!”
劉佳明和隊友一起幫助被困工人迅速做好簡易的防護后,開始將他帶離火場。此次,劉佳明和另外一名內攻隊員的空氣呼吸器開始“滴滴”報警,氣瓶余氣量已不足10分鐘,現場隊員粗重的喘息聲和空呼的報警聲交織在一起,這就是一場與死神賽跑的撤離,時間就是生命,隊員們沖刺沖刺再沖刺,終于在一片黑暗的環境下看到了出入口的燈光,被困工人終于被成功救出。
“四進四出營救被困工人,空呼器僅剩一點空氣,說不怕是假的。”劉佳明事后回憶說道:“只要他活著,就是消防員的意義!”



劉佳明人物簡介
劉佳明,新余市新元大道特勤消防救援站副站長。2012年9月加入消防救援隊伍,參加滅火救援戰斗1200余次,2020年榮立個人三等功、2021年上半年榮獲優秀共產黨員,2021年下半年榮獲“江西好人”稱號。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0月,劉佳明和隊友的“跪地搶救小學生”的事跡被人民日報等微信公眾號轉發點贊,網友紛紛評論:“消防員不僅能滅火,還懂急救,真是好樣的!”
2021年10月26日,劉佳明和隊友來到水西鎮逸夫小學進行熟悉演練。演練剛開始,他發現一名小學生突然在操場昏厥倒地,他迅速沖了過去,發現倒地小學生已經沒有了呼吸和心跳。
劉佳明立即讓隊友撥打120,自己則爭分奪秒對小學生進行心肺復蘇。一分鐘過去,小學生的胸口有了起伏,眼睛微微睜開。
“有呼吸了!”隨后,劉佳明一直守護在小學生身邊,直至他被抬上救護車,劉佳明一直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當時情況緊急,就是想著給學生爭取搶救時間,我覺得不管是哪個消防員,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沖上去,這是一個消防員的本能!”劉佳明說。
轉載自http://jx.119.gov.cn/news-show-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