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對冰冷的槍口,他猛撲上去
3月24日上午,在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特警支隊譚紀雄工作室內,45歲的譚紀雄正在整理完善特警現代體技能訓練計劃,這是他近期的重點工作。

“只有進行實戰化、科學化、體系化的訓練,作戰時才能少受傷?!弊T紀雄說話和思維都非常敏捷,唯一的遺憾是右腿、右手使不上勁。經過10余年的康復訓練,他已經能夠熟練地用左手寫字。

二、人質安全獲救,他卻倒在血泊中
2009年6月3日9時40分,武漢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一名歹徒持仿制手槍,竄至武漢大學行政樓,劫持了一名女職工。情況緊急,一支由特警、刑偵等力量和談判專家組成的精銳警隊迅速集結。當天本應留隊值班的特警支隊突擊大隊副大隊長譚紀雄得知警情后主動請戰。
歹徒和人質在行政樓二樓,為了防止歹徒沖出大樓危害師生安全,現場指揮部決定封鎖所有出口。而樓梯通道無疑成為最重要的地段,指揮部點將——譚紀雄守在樓梯口。
歹徒吸食過毒品,精神亢奮且情緒極不穩定。從10時到14時,談判專家與其周旋了4個多小時。譚紀雄死死盯著二樓的門口,隨時準備應付突發情況。
14時許,歹徒叫囂要殺害人質。指揮部決定立即實施解救行動,派一名特警裝作食堂職工,趁送飯給歹徒的機會解救人質。
派誰上?指揮部已經查明歹徒的情況——槍法很好,必須選擇一個速度、力量、靈敏度都超強的民警。這時,譚紀雄主動站到了指揮部領導面前:“我上吧。我有經驗,不會引起懷疑?!?/p>
14時40分,譚紀雄手提盒飯進入劫持現場。歹徒舉起槍,對他喝道:“別過來?!?/p>
譚紀雄作遲鈍狀,慢慢走向歹徒右手邊桌子,把盒飯放在桌上,打開塑料袋,用余光觀察歹徒。歹徒放松了警惕,人質趁機掙脫。剎那間,譚紀雄向歹徒猛撲過去。門口的兩名談判專家也同時沖上前,用身體掩護人質確保安全。

驚慌的歹徒對著譚紀雄扣動了扳機。聽到槍聲,外圍特警沖入室內,將準備再次扣動扳機的歹徒果斷擊斃。人質安全獲救了,譚紀雄卻頭部中彈,倒在了血泊中。
15時,譚紀雄被火速送往就近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搶救。醫生診斷,子彈從譚紀雄的頭頂中線偏左穿入,彈頭卡在顱內,一塊直徑為3厘米的顱骨爆碎,形成幾十片碎片散在顱內,最深至顱內6厘米。幸運的是,子彈只差1毫米,沒有擊中頭部大血管。
手術持續了4個小時才結束,醫生從譚紀雄顱內清理出50余塊碎片。
三、百折不撓,他戰勝困難重返崗位
經過精心治療,譚紀雄的傷情一天天穩定下來,但右手、右腿仍不能動彈。經診斷,是頭部中彈直接影響了他右側身體的各方面功能。
“難道我要這樣永遠躺在病床上?”譚紀雄也曾有過迷惘和痛苦,但痛苦過后,是更堅定的信念,“重新站起來、重返特警隊伍。”
每天,譚紀雄都要做6個小時的康復訓練,雖然每次訓練都十分艱難,但他以頑強的毅力咬緊牙關堅持。2009年8月24日,譚紀雄終于不用攙扶,穩穩地站了起來。
由于受傷后右手的機能受損,譚紀雄開始練習左手寫字。雖然白天的康復訓練已經讓譚紀雄耗費了幾乎全部的精力,但他仍每天晚上抽出一個小時練習寫字,一天都沒有斷過。
憑著驚人的意志力和努力,譚紀雄慢慢地可以自己穿衣服、扣扣子,右手臂已經能伸直舉過頭頂,雙腿能夠自由邁動、獨立行走。
在逐漸恢復身體的同時,譚紀雄心里總想著能做點什么。在市局、支隊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10月13日,武漢市公安局特警支隊譚紀雄工作室正式掛牌。工作室的職責是研究、總結國內外的先進訓練理念,開展實戰訓練課題的理論研究,編寫訓練教案,指導各大隊訓練工作。
針對近年來特警處置案件的特征,2015年,譚紀雄撰寫了《處置劫持人質事件的有效途徑》《劫持人質犯罪的法律界定與立法探究》等論文,通過探討處理劫持人質案件的方法及法律問題,分析總結近年國內外有關案例的成功和不足之處,為此類案件的處置提供經驗。
2016年,譚紀雄工作室又專門成立了體能專業訓練室,制作短視頻微課程教案,為戰訓大隊制定體能訓練計劃,對特警隊員訓練成績形成數據分析,為實戰練兵提供數據支撐。
近年來,譚紀雄又把目光轉向現代體技能訓練方法研究。他多次到武漢體育學院調研,并與武漢體育學院合作,借助高校在專業上的積累,將先進的體技能訓練方法引入到公安民警的訓練系統,打造現代的體技能訓練體系。

四、沖鋒陷陣,他是特警尖兵
譚紀雄出生在湖南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從小就期待有朝一日能像電影里的警察一樣英勇斗敵,保護人民。
1999年,從武漢體育學院畢業的譚紀雄,懷著滿腔的熱情報考了武漢市公安局巡邏民警處特警大隊。經過嚴格篩選,譚紀雄憑著過硬的身體素質如愿當上一名特警。
參警后,譚紀雄不斷苦練警務技能,逐漸成長為一名特警尖兵。他保持著武漢公安系統百米短跑10秒9的紀錄;2000年,全國公安巡警系統大比武中,他一舉拿下攀登抓繩項目兩個第一和一個第二;2002年,武漢市公安大比武三項全能賽中,他勇奪冠軍。
從參警到英勇負傷前的10年間,譚紀雄始終戰斗在處置突發事件、打擊暴力犯罪的第一線,先后參與處置嚴重暴力案件27次,參與執行急難險重任務300余次。
2008年5月13日,武漢特警接到了赴川抗震救災的集結令。14日2時,包括譚紀雄在內的202名武漢特警飛抵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經過簡單休整后,他們乘車趕到了都江堰;當日14時30分,特警隊員們開始徒步向汶川縣漩口鎮挺進。
崎嶇的山路狹窄濕滑,左邊是懸崖峭壁,右邊是湍急的岷江,路上余震不斷,頭頂經常會掉下碎石。為了確保大部隊安全,譚紀雄和10余名突擊隊員組成先遣隊,在隊伍前方探路開道。24時,武漢特警終于到達漩口鎮,比原計劃提前10小時。顧不上休息,譚紀雄和隊友們立刻投入到抗震救援工作中。
5月17日0時30分,駐地發生6.4級余震。轉移過程中,譚紀雄的左腳掌被亂石扎出一道長達3厘米的傷口,鮮血滲透了襪子。為防止感染,上級領導安排他撤離至都江堰治療,但譚紀雄堅決要求留下:“工作還沒開始,我不能下山。我是特警,這點小傷不算什么?!边B續55天的搶險救災中,譚紀雄一刻也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
